Dify AI:不懂程式也能打造 AI 應用?這平台到底神在哪

想開發 AI 應用卻卡在複雜技術?Dify AI 這個開源平台主打視覺化、低程式碼,讓你輕鬆打造聊天機器人、自動化流程。來看看它強在哪、適合誰,以及跟 LangChain 等工具有什麼不同!

描述

你有沒有想過,如果打造一個 AI 應用程式,能像畫流程圖一樣簡單直覺?不用寫一堆讓人頭痛的程式碼,點點滑鼠、拉一拉線,就能變出一個聰明的聊天機器人,或是自動處理工作的 AI 小幫手?

聽起來很美好,對吧?老實說,這正是 Dify AI 這個平台想做到的事。

簡單來說,Dify AI 是一個開源的 LLM(大型語言模型)應用程式開發平台。它的目標很明確:就是要讓開發生成式 AI 應用這件事,變得超級簡單。不管你是經驗豐富的開發大神,還是對程式碼一竅不通的創意工作者,Dify 都希望能讓你輕鬆上手。

Dify 是什麼意思?Define + Modify!

這個名字取得很有意思,“Dify” 其實是 “Define”(定義)加上 “Modify”(修改)的組合。這背後藏著一個理念:開發 AI 應用不是一次搞定的事,而是一個不斷定義需求、反覆修改、持續優化的過程。這也反映了 Dify 平台設計的核心思想——鼓勵你在實踐中學習和進步。

有趣的是,在 OpenAI 推出 GPTs 之前,Dify 平台上就已經聚集了超過 6 萬名開發者,打造了他們的第一個 AI 應用。這足以說明它的魅力和易用性,真的不是蓋的。

誰適合用 Dify AI?

Dify 的使用者範圍超級廣:

  • 新創公司: 需要快速驗證 AI 點子、打造產品原型?Dify 絕對是加速器。
  • 成熟企業: 想把 AI 整合進現有系統,又不想搞得太複雜?Dify 的 API 和管理介面能幫大忙,還能追蹤成本和用量。甚至有些大公司把它當成內部的「LLM 閘道」,統一管理 AI 的應用。
  • AI 愛好者/學習者: 想練練手,玩玩提示詞工程(Prompt Engineering)或 AI 代理(Agent)?Dify 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實驗場。

它同時擁抱開源低程式碼/無程式碼,這代表什麼?代表它既有開源社群的彈性、可以讓你客製化,又降低了技術門檻,讓更多人能加入 AI 開發的行列。

Dify AI 到底有哪些神兵利器?

Okay,說了這麼多,Dify AI 究竟有哪些核心功能,讓它這麼受歡迎呢?

像畫流程圖一樣簡單?視覺化工作流程

這是 Dify 的一大賣點!它提供了一個超直覺的圖形介面,你可以在上面用拖拉拽的方式,把不同的 AI 功能模塊(像是聊天、生成文字、呼叫工具等)組合起來,設計出你的 AI 應用邏輯。

完全不需要寫複雜的程式碼,就像在畫心智圖或流程圖一樣。這讓整個開發過程變得非常視覺化,就算你不是工程師,也能看懂甚至參與設計。Dify 支援多種應用類型,像是:

  • 聊天機器人 (Chatbot): 就是常見的對話 AI。
  • 文本生成器 (Text Generator): 幫你寫文案、寫報告。
  • 代理 (Agent): 可以自主執行任務的 AI。
  • 聊天流程 (Chatflow) / 工作流程 (Workflow): 設計更複雜的自動化步驟。

這種視覺化的方式,真的大大降低了門檻,讓「快速開發原型」不再是口號。

讓 AI 不再瞎猜:超強 RAG 引擎

你有沒有遇過 AI 回答文不對題,或是不知道你公司內部資訊的狀況?這就是 RAG(Retrieval-Augmented Generation,檢索增強生成)要解決的問題。

簡單說,RAG 就是讓 AI 在回答你之前,先去你指定的「知識庫」裡查資料。想像一下,AI 不只會「創作」,還能先去你的產品文件、公司內部資料庫裡「查證」一番,再給你答案。這樣的回覆,是不是就更準確、更貼合實際情況了?

Dify 內建了強大的 RAG 引擎。你可以輕鬆上傳你的文件(PDF, DOCX, TXT 等等),Dify 會自動幫你處理、建立索引,讓 AI 可以快速找到相關資訊。你還可以選擇不同的索引模式,在速度、準確度和成本之間找到平衡點。對於需要處理大量專業知識或公司內部資訊的應用來說,這功能簡直是福音!

不只是聊天,還能幫你做事:AI 代理來了!

Dify 不只讓你做簡單的聊天機器人,它還提供了一個靈活的 AI 代理(Agent)框架。什麼是代理?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更進階的 AI,它不只能跟你對話,還能使用工具去完成你交辦的任務。

例如,你可以建立一個代理,讓它:

  1. 收到你的問題。
  2. 使用 Google 搜尋工具查找最新資訊。
  3. 使用計算工具進行數據分析。
  4. 最後整理成報告回覆給你。

Dify 內建了超過 50 種工具(像是 Google 搜尋、圖片生成 DALL-E、科學計算 WolframAlpha 等),你也可以自己添加客製化的工具(例如連接到你公司的 CRM 系統)。透過設定,你可以打造出能獨立解決複雜問題的企業級自動化 AI 代理。

想用哪種 AI 模型?隨你挑!

現在市面上的大型語言模型(LLM)百花齊放,有 OpenAI 的 GPT 系列、Anthropic 的 Claude、Google 的 Gemini,還有像 Llama、Mistral 這些開源模型。

好消息是,Dify 的模型支援非常廣泛!你可以根據你的預算、需求(例如,某些模型在特定語言或任務上表現更好)和偏好,自由選擇要使用的模型。而且,在不同的應用或提示詞之間切換模型也非常方便。

對於 Hugging Face 上的眾多開源模型,Dify 也提供了整合方式,你可以選擇使用 Hugging Face 官方託管的 API,或是自己部署模型端點。這種靈活性讓你不會被單一廠商綁死,可以隨時選用最適合、最先進的 AI 大腦。

「調教」AI 的秘密武器:提示詞工程 IDE

要讓 AI 輸出你想要的結果,「提示詞」(Prompt)是關鍵。Dify 提供了一個視覺化的提示詞工程 IDE(整合開發環境)

在這個環境裡,你可以:

  • 用類似 Word 的編輯器 (WYSIWYG) 設計你的提示詞。
  • 加入變數,讓提示詞更靈活。
  • 即時測試不同提示詞的效果。
  • 利用除錯工具找出問題。

這就像給了你一個專門「調教」AI 的工作台,讓你更精準地控制 AI 的行為和回應,不用再像以前一樣盲猜或反覆試錯。

把 AI 功能塞進你的 App?沒問題!後端即服務 (BaaS)

如果你已經有自己的網站或 App,想把 Dify 做好的 AI 功能加進去怎麼辦?

Dify 提供了完整的後端 API,這就是所謂的 Backend as a Service (BaaS)。開發者可以透過這些 API,輕鬆地把 Dify 平台上的 AI 能力(像是聊天、RAG 查詢、代理執行等)整合到自己的產品裡,而不需要自己去管底層複雜的 AI 基礎設施。這大大加速了 AI 功能的落地應用。

AI 跑得好不好?隨時監控!

把 AI 應用上線後,事情還沒完。你需要知道它運作得順不順暢?使用者體驗如何?成本有沒有超標?

Dify 提供了可觀察性(Observability)和監控工具。你可以:

  • 查看模型的推理過程和日誌。
  • 記錄和標註使用者的互動數據。
  • 分析應用程式的效能和成本。

這些工具對於維護和持續改進 AI 應用至關重要。Dify 甚至還有一個叫做 “Annotation Reply” 的酷功能:你可以手動編輯、修正過去某次不理想的對話紀錄,當下次 AI 遇到類似問題時,就會優先使用你修正過的完美答案回覆!這不僅能提升機器人品質,還能省下一些模型呼叫的費用呢。

為什麼你該試試 Dify AI?優勢在哪?

講了這麼多功能,總結一下,使用 Dify AI 有哪些讓人心動的優點?

手殘黨也能上手:真的假的?

Dify 最強調的就是易用性。它的視覺化介面和低程式碼特性,讓不懂程式的人也能快速入門,參與到 AI 應用的設計和開發中。這有助於打破技術部門和其他部門之間的隔閡,讓大家都能為 AI 專案貢獻想法。

想法變現實,快到嚇死人!

還在煩惱 AI 專案開發週期太長嗎?Dify 提供了各種應用範本和預設好的框架,加上視覺化的開發方式,可以讓你極快地建立原型(Prototype)並部署上線。這代表你可以更快地驗證市場反應,根據回饋快速迭代,大大縮短產品從概念到上市的時間。

開源就是力量:高度彈性與客製化

Dify 是開源的,這代表什麼?

  • 免費: 基本功能可以免費使用,甚至自己部署。
  • 透明: 程式碼公開,你可以了解它的運作原理。
  • 彈性: 你可以自由修改、擴展平台功能,滿足特殊需求。

此外,Dify 還有外掛系統(Plugin System),你可以開發自己的外掛(像是連接特定資料庫、呼叫特殊 API 等),進一步增強 Dify 的能力。這種開放性和彈性,讓 Dify 可以適應各種千奇百怪的需求。

好朋友多多:整合各種 LLM 和工具

前面提過,Dify 可以連接市面上主流的 LLM 模型。不僅如此,它還能輕鬆整合各種外部工具和 API,像是 Google 搜尋、天氣查詢、資料庫連接、甚至是圖片生成工具 Stable Diffusion 等。這種廣泛的整合能力,讓你不用被困在單一的生態系裡,可以自由搭配組合最強的技術。

不只玩玩,更能上戰場:可擴展且生產就緒

Dify 的設計不只是讓你做些小玩具,它也考慮到了正式生產環境的需求。它的架構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,可以應對不斷增長的業務需求。

更重要的是,Dify 還提供了本地部署(On-premise)的選項。對於注重資料隱私、有嚴格合規要求的金融或醫療等行業來說,可以把整套 Dify 系統部署在自己的伺服器內,確保資料不外流,這點非常關鍵。有人甚至認為 Dify 比起 LangChain 更快達到「生產就緒」的狀態。

所以,Dify 到底能幹嘛?來點實際的!

理論說了這麼多,來看看 Dify 在真實世界中能幫我們解決哪些問題吧!

客服不用愁,機器人來救

這是最常見的應用之一。你可以用 Dify 打造智能聊天機器人

  • 自動回答常見問題 (FAQ)。
  • 處理基本的客戶諮詢。
  • 整合公司知識庫,提供精準回答。
  • 複雜問題自動轉接給真人客服。
  • 利用 “Annotation Reply” 功能持續優化回覆品質。

這能大大減輕客服團隊的壓力,提升效率和客戶滿意度。

寫文案、做摘要,通通搞定!

內容創作者的福音來了!Dify 可以變成你的內容生成小助手:

  • 快速撰寫行銷文案、廣告詞、產品描述。
  • 生成部落格文章、技術文件草稿。
  • 自動從長篇報告或會議記錄中提取重點,生成摘要。
  • 根據客戶回饋,自動生成情感分析報告。

對於需要大量文字工作的團隊來說,這簡直是生產力神器。

公司文件堆成山?AI 幫你找!

你有沒有在公司的共享硬碟或內部 Wiki 裡找資料找到快抓狂的經驗?Dify 的 RAG 功能可以完美解決這個問題。

你可以把公司政策、產品手冊、專案文件等都丟進 Dify 的知識庫,然後建立一個內部知識管理和搜尋的 AI 助手。員工只需要用自然語言提問,AI 就能快速從龐大的資料中找到答案。這對於新員工入職、查詢特定規範等場景,都能節省大量時間。

把重複工作交給 AI 吧!自動化工作流程

很多日常工作其實充滿了重複性的步驟。Dify 的視覺化工作流程可以幫你把這些流程自動化

  • 客戶支援: 自動分類客戶問題,分配給合適的客服,或觸發標準回覆。
  • 數據處理: 自動從不同來源抓取數據,進行初步分析,生成報表。
  • 行銷活動: 自動分析社群媒體情緒,草擬回覆,監控活動成效。

把這些瑣碎但耗時的工作交給 AI,讓人力可以專注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。

各行各業都能用!

Dify 的應用潛力遠不止於此,它幾乎可以滲透到各個行業:

  • 醫療保健: 輔助醫生查詢最新醫學研究、病歷、治療指引。
  • 金融業: 用於風險評估、異常交易偵測、法規遵循檢查。
  • 教育界: 開發互動式學習工具、個性化教學內容、自動批改作業。
  • 電商: 智慧商品推薦、自動化客戶服務、庫存管理預警。

它的多功能性讓不同領域的企業都能找到發揮其價值的空間。

看看別人怎麼用 Dify AI 玩出花樣?

Dify 不只是個概念,已經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了:

  • Dify 自己省大錢: Dify 團隊利用 TiDB Cloud Serverless 技術優化了自家後端,結果基礎設施成本降低了 80%,維運人力也減少了 90%!這證明了 Dify 架構處理大量數據的潛力。
  • 社群超活躍: Dify 在 GitHub 上累積了大量的星星(代表開發者關注度),而且已經有超過 10 萬個 AI 應用是基於 Dify 建立的。這顯示它在開發者圈子裡有多受歡迎。
  • 新創競技場亮眼: Dify 入選了 TechCrunch Disrupt 2024 的 Startup Battlefield 200,這是對它創新能力的一大肯定。
  • 兩天開發出聊天機器人: 有個開發者原本完全沒經驗,聽了一場技術分享認識 Dify 後,只花了兩天就搞定了一個聊天機器人應用。這再次凸顯了 Dify 的易用性和快速開發能力。
  • 新創加速器: 許多新創公司都利用 Dify 快速打造產品原型 (MVP),加速進入市場。

這些實實在在的成果,都證明了 Dify 的價值。

當然,沒有工具是完美的:Dify 的挑戰與限制

說了這麼多好話,也要客觀地看看 Dify 可能存在的一些限制:

  • 極端複雜任務: 對於需要非常複雜的自訂程式碼邏輯,或是需要極高運算資源的任務(例如訓練大型模型),Dify 這種偏向視覺化和內建組件的方式,可能不如像 LangChain 或 AutoGen 這種更底層、更偏程式碼的框架來得靈活和強大。
  • 客製化深度: 雖然有外掛系統,但視覺化工具的本質,可能還是會限制某些追求極致客製化的開發者的需求。
  • 本地部署門檻: 自己架設 Dify 需要熟悉 Docker。雖然官方有教學,但對於完全不熟容器技術的人來說,可能需要一點學習時間。(當然,你也可以直接用他們方便的雲端版本)
  • 知識庫請求限制: 不同的 Dify 方案(包括免費版)對於 RAG 知識庫的呼叫頻率有限制。如果你的應用需要在短時間內瘋狂查詢知識庫,可能需要注意這點或選擇更高級的方案。
  • API 金鑰管理: Dify 需要連接外部服務(如 OpenAI API),你需要妥善保管好你的 API 金鑰。
  • 社群與文件成熟度: 相較於發展更久、社群更龐大的 LangChain,Dify 的社群資源、教學文件可能還在快速成長階段,遇到冷門問題時可能需要多花點時間尋找答案。

這些限制不代表 Dify 不好,而是提醒我們,選擇工具時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和場景來評估。

跟別人比起來呢?Dify AI vs. 其他工具

市面上類似的工具不少,Dify 跟它們比起來有什麼特色?

Dify vs. LangChain

這大概是最常被比較的組合了。

  • 核心差異: Dify 是低程式碼/視覺化平台,像個整合好的工作台;LangChain 是程式碼為主的 Python/JS 函式庫,像個靈活的工具箱。
  • 易用性: Dify 對新手、非技術人員更友善;LangChain 需要你有程式基礎。
  • 開發速度: Dify 通常能更快開發出原型並投入使用;LangChain 提供更大彈性,但可能需要更多開發時間。
  • 完整性: Dify 提供更「開箱即用」的體驗;LangChain 更像框架,很多周邊需要自己整合。

Dify vs. Hugging Face Transformers

這兩個目標不太一樣。

  • Hugging Face Transformers: 主要是一個模型庫和工具集,專注在提供預訓練模型和 NLP 工具。
  • Dify AI: 是一個應用程式開發平台,整合了模型、RAG、工作流程、代理等多種能力,目標是簡化整個 AI 應用的開發部署流程。
  • 關係: Dify 可以使用來自 Hugging Face 的模型,但 Hugging Face 本身不提供像 Dify 這樣完整的應用開發介面。

Dify vs. Flowise

這兩個比較像,都是低程式碼、視覺化的 LLM 應用建構工具。

  • 相似處: 都提供拖拉拽的介面,易於上手。
  • 可能差異: Flowise 在模組化和自訂選項上可能更細緻一些;Dify 的使用者體驗和介面設計可能更現代簡潔。有人認為 Flowise 在企業級擴展性上可能稍好,而 Dify 更適合中小型應用。

Dify vs. CrewAI

  • CrewAI: 主要專注在多代理(Multi-Agent)自動化,讓你設計不同角色的 AI 代理協同工作。
  • Dify AI: 也提供 AI 代理功能,但範圍更廣,不限於多代理系統。
  • 目標用戶: CrewAI 更偏向開發者,與 LangChain 整合緊密;Dify 的視覺化介面更適合混合技術背景的團隊。

功能快速比較

功能 Dify AI LangChain Hugging Face Transformers Flowise CrewAI
開發方式 低程式碼/視覺化 Python/JS 程式碼 Python 程式碼 低程式碼/視覺化 程式碼為主/部分無程式碼
易用性 ⭐⭐⭐⭐⭐ (非常友善) ⭐⭐⭐ (需要程式基礎) ⭐⭐⭐ (需要程式基礎) ⭐⭐⭐⭐⭐ (非常友善) ⭐⭐⭐ (需要程式基礎)
RAG 引擎 ✅ 內建 🧩 需要整合 ❌ 不直接支援 ✅ 內建 🧩 需要整合
AI 代理能力 ✅ 基本到進階 ✅ 非常進階 ❌ (非核心) ✅ 基本 ✅ 專注多代理,非常進階
工作流程編排 視覺化 程式碼為主 視覺化 程式碼為主
模型支援 廣泛 廣泛 廣泛 (核心) 廣泛 廣泛
部署選項 雲端 / 本地部署 主要本地 (需 Langserve) 雲端 / 本地部署 雲端 本地部署
社群支援 🚀 成長中 ⭐⭐⭐⭐⭐ (成熟) ⭐⭐⭐⭐⭐ (成熟) 🚀 成長中 🚀 成長中
主要關注點 AI 應用開發平台 LLM 應用程式框架 NLP 模型與工具 LLM 工作流程建構 多代理自動化系統

總結:Dify AI,AI 開發的「民主化」推手?

所以說到底,Dify AI 在這個熱鬧的 LLM 工具市場裡,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?

它最大的亮點,就是把易用性快速開發擺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。透過視覺化的介面、內建的 RAG 和代理功能、以及對多種模型的支援,Dify 大大降低了開發生成式 AI 應用的門檻。

這讓它特別適合:

  • 想快速驗證想法、推出產品原型的新創團隊。
  • 希望讓非技術人員也能參與 AI 專案的企業。
  • 需要快速將 AI 功能整合到現有系統,又不想處理底層複雜性的開發者。
  • 注重資料隱私,需要本地部署方案的組織。
  • 剛入門 AI 應用開發,想找個友善工具練手的學習者。

當然,如果你需要極致的客製化、要處理超高運算量的任務,或者你的團隊成員都是資深 Python 大神,那 LangChain 這樣的框架可能更適合你。

但對於廣大的、希望更輕鬆、更快速地擁抱生成式 AI 力量的個人和團隊來說,Dify AI 提供了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選擇。它就像一個 AI 應用的「民主化」工具,讓更多人有機會把腦中的酷點子,變成真正能解決問題的 AI 應用。

如果你正考慮開發自己的 AI 應用,那 Dify AI 絕對值得你花點時間去試試看!搞不好,你的下一個爆款 AI 應用,就從這裡誕生了呢?

留言

送出代表您瞭解了我們的隱私權政策

Share on: